怎么看待獨立站收錄數量問題,應該當成KPI嗎?
作者:shopaimi 閱讀量:299對于剛剛建立起來的新網站,最讓SEO人員頭疼的無非就是收錄問題,但其實針對不同網站的類型與站點質量,關于這一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。
如何理性看待收錄問題?
談到收入問題我們可以先對“網站沙盒期”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,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指搜索引擎,包括:百度與谷歌,針對新上線網站的一個考核期,進而對站點質量進行首次的評估,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
(1)網站架構:用于了解整站內容的核心主題是什么,它與哪些關鍵詞更加相關。
(2)網站內容:用于衡量,站點持續輸出內容的質量,是否具有一定權威性。
對于新站先索引,但不展現,等質量評估完畢后,再統一展現site命令,所查詢的內容,具有一定的周期,周期的長短根據站點的質量略有不同,通常在1個月左右。
應該當成KPI嗎?
通常大家都習慣性把網站的收錄數量作為KPI來考核,但其實從相關數據了解到,無論是谷歌還是百度,現在對網站收錄這一行為都發生了很微妙的轉變,過去收錄數量和排名能力幾乎是成正比的,網站只有收錄頁面更多的時候,在關鍵詞上的排名話語權才有可能更大。
現在似乎不是這樣了,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個影響變小了,很多客戶的網站收錄數量并沒有很多,但被收錄的內容一樣能以獲得很好的排名。
小編猜測搜索引擎可能有想要逐漸弱化“全站”概念的想法,且會更加強調單個頁面能即時解決當下用戶搜索需求的能力。
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,有些全站被收錄了很多頁面,但是單獨拿出某一個頁面來說,它并不一定意味著是更符合用戶當下的搜索趨勢。有些網站整體收錄量雖不大,但某一個頁面更符合當下用戶的搜索需求,仍然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排名。總的來說這樣的改變對體量較大的網站存在一定影響,對新站和企業站會比較友好。